驻突尼斯大使汪文斌接受《新闻报》专访
2020-04-22 22:49

  2020年4月22日,突尼斯《新闻报》刊登了对中国驻突大使汪文斌的专访,全文如下:

     
  一、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展如何?还不能彻底消灭疫情吗?

  目前中国95%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得以治愈,国内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疫情防控阻击战胜利的曙光清晰显现。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到4月8日解封,前后76天时间。这期间,在习近平主席亲自指挥下,中国政府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模式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最大程度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把传染源和易感人群分开,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成功遏制住国内疫情蔓延态势,同时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当前,中国疫情防控进入到新阶段,即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由于新冠病毒是一种新病毒,目前正在全球蔓延,尚未研发出相关疫苗,因此疫情可能持续一个时期。一方面,我们将保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比如一旦发现新的感染者,我们能在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及时进行救治和隔离。通过这种常态化防控措施,我们完全能够避免疫情再次大规模爆发,防止二次反弹。另一方面,我们正在加快推进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释放消费潜力。这种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将为国际社会加强疫情防控合作和重振经济提供有益思路。

  二、中国疫苗研发进展如何?

  为了提升疫苗研发的成功率,中国布局5条疫苗研发技术路线,同时设立疫苗研发专班加强组织协调,保障疫苗研发的科学、安全、有效。政府要求科研攻关单位不算经济收益账,只算人民健康账,而且给予专项资金保障,还作出未来疫苗储备制度建设的承诺。目前中国已经有3个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其中腺病毒载体疫苗已于3月底完成第一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接种工作,并于4月9日开始招募第二期临床试验志愿者,这是全球首个启动第二期临床研究的新冠疫苗品种。未来还要进行第三期临床试验,并将根据临床试验的结果确定是否使用。4月12日和13日,又有两款灭活疫苗通过审批,将陆续开展临床试验。除上述两款疫苗品种外,其余技术路线的疫苗预计将于4、5月陆续申报临床试验。我们期待尽快看到疫苗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全有效的疫苗早日上市。

  三、大使阁下如何评价突尼斯的抗疫措施?是否有效?

  我注意到,在突出现确诊病例后,突政府迅速反应。3月18日,突暂停国际航班,实行宵禁。3月22日,突开始实行全面隔离。突有关防控举措实施时间早,落实力度大,取得积极成效。同地区其他国家相比,突无论是确诊病例数量还是病亡率都相对较低。

  四、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暴发后蔓延至世界多地,根据中方的观察,疫情峰值何时到来?何时疫情出现回落?

  中方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应对疫情。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首先上报了她接诊的3个可疑病例。29日,湖北和武汉相关疾控中心和医院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30日武汉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12月31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抵达武汉开展现场调查。1月3日,中方开始正式向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及时主动通报信息。8日初步确定了疫情病原。11日中国疾控中心将5条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上传网站,同全球和世卫组织共享数据。1月23日,中国政府采取了关闭离汉通道等空前全面、严格、彻底的措施。2月13日,中国新增确诊病例达5000多例,此后每日新增病例数量持续下降,3月6日新增病例数回落至两位数。也就是说,中国采取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3周左右之后,国内疫情呈现回落态势,疫情防控成效开始显现。《科学》杂志刊登了英国、美国等科研人员的共同报告,认为中国的防控举措成功打破了病毒传播链,为其他国家采取措施争取了宝贵时间。4月17日,武汉市及时订正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确诊病例死亡数,体现了公开透明、实事求是的态度。

  关于国际疫情发展态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近期表示,欧洲部分国家疫情发展已放缓,但疫情迅速蔓延的风险将继续存在。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目前全世界有70种新冠病毒疫苗正在研发中,其中来自中国和美国团队的三种已经进行了临床试验。我们期待疫苗研发能够早日取得成功。

  五、欧美等科研强国未能有效控制疫情扩散的原因是什么?

  应对疫情不是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既需要各国政府发挥强有力的领导作用,更需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广泛调动各方资源,及时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面对新冠病毒这一共同敌人,各国命运与共,理应充分尊重和支持世界卫生组织的主导作用,加强与联合国等有关机构开展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合作,携手遏制疫情蔓延。

  六、当前突中合作项目有哪些?

  中突经贸合作蕴含巨大潜力。一方面,我们正与突方加强沟通,克服疫情影响,推动现有项目顺利推进。2019年底中国援建斯法克斯综合医院竣工,中方应突方请求,正积极考虑为该医院提供部分大型医疗设备,目前双方正就相关设备清单内容进行对接与商讨。中方当前正就援突高教部超级计算中心项目进行国内公开招标采购。外交培训学院、本·阿鲁斯青体中心项目将在疫情过后继续积极推进。

  另一方面,我们也在与突方积极探讨一些新的合作项目。中国特变电工和阿联酋公司联合中标凯鲁万1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该项目投资规模约9000万美元,建成后可为突提供超过600个就业机会。中国使馆正积极推动中国橄榄油进口商团组在疫情过后来突考察,扩大进口突橄榄油。

  七、疫情结束后,突中是否会有新的合作项目上马?

  未来,中突可在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框架下积极推进有关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虽时值疫情期间,中方仍然与突有关部门保持沟通,以期推进有关项目尽早落地,为突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八、大使阁下近期会见了卫生部长麦基并就疫情防控等议题交换看法。未来双方将如何深化两国在卫生领域的合作?

  卫生合作是两国合作的优先领域之一。自1973年起,中国共向突派遣24批医疗队,千余名中国妇产科、儿科、骨科、眼科、针灸科等专科医生累计为突民众实施手术30多万台,提供门诊服务近600万人次,占突人口总量的一半左右。

  当前,分布于突尼斯市、让都巴和西迪·布齐德省的3支中国援突医疗队在疫情期间坚守岗位,与突方共同抗击疫情。他们与突卫生部、各分队所在医院和所在省份卫生局分享中方防疫经验,就医院试行预诊、分诊措施积极研提意见,为当地医务人员免费开展防疫知识培训等。4月7日,突卫生部官员向中国医疗队致谢,感谢中国朋友一直与他们并肩战斗。应突方请求,中方还同意向突增派一支医疗队,未来将有4支中国医疗队在突工作。

  随着疫情在地区国家蔓延,中方分别组织了中国同西亚北非地区卫生专家视频会议和中阿卫生专家视频会议,同地区国家分享中国抗疫经验,突20多位专家与会。

  此外,中方正与突方探讨将斯法克斯综合医院建设成为中非友好医院。中非友好医院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项下的旗舰项目,挂牌后中方将对有关医院的医疗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推动国内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与非方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在专业科室建设、医生派遣、医护培训、设备提供、中医药、医院运营管理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医、教、研、防于一体的综合医疗卫生保障设施。希望双方共同努力,将斯法克斯医院建成非洲高水平的医疗机构。

  九、大使阁下如何评价突中关系,特别是赛义德总统当选后的两国关系?如何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发展?

  赛义德总统当选后,中突关系保持积极发展势头。两国元首互动频繁。习近平主席分别就赛义德总统就职、突独立日等向赛义德总统致电、致信祝贺。赛义德总统第一时间向习主席致函,表达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支持。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向赛义德总统致口信,表示中方愿积极支持突抗击疫情的努力,并再次重申愿同赛义德总统一道推动两国各领域合作取得更大发展。上个月初,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拉伊外长通电话,双方一致同意进一步深化双边各领域合作,将两国关系提升至更高水平。

  中突两国都是文明古国,都十分珍视维护自身主权、独立,都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干涉他国内部事务。突1964年同中国建交,比法国同中国建交的时间还要早。2011年突开启过渡转型进程,在巩固同欧洲国家传统伙伴关系的同时,积极发展同亚非拉等新兴市场国家关系。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关系步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可以说,中突关系正面临发展的机遇之窗。中国同突尼斯开展合作没有地缘政治考虑,是朋友、兄弟之间的友好关系。中方愿同突方抓住机遇,发展非排他性、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助力突转型过渡取得成功。

  十、大使阁下如何理解“医疗外交”?

  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包括突尼斯在内的国际社会对中国抗击疫情的理解和支持,以及79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为中国人民提供的抗疫物资捐助。中国人常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意思是人要懂得感恩和回报,我们相信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携手应对危机是道义,也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所以,面对疫情在全球蔓延的严峻形势,中国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积极向遭受疫情的国家伸出援手。中国宣布向世卫组织提供2000万美元捐款,向包括突尼斯在内的12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呼吸机等医疗物资援助,向意大利、埃塞俄比亚等多个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同150多个国家以及国际组织举行了70多场专家视频会。中国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团体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捐赠了医疗物资。同时,中方有关企业正竭尽全力为世界各国提供抗疫物资保障。这些都赢得国际社会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

  但我们注意到,近期一些西方媒体借题发挥,将疫情政治化,对中国污名化,指责中国企图利用援助扩大政治影响力。这些西方媒体过去曾抛出“中国责任论”,指责中国不愿为国际和平与发展承担应尽责任。现在,当中国尽力为各国抗击疫情提供帮助的时候,他们又批评中国推行“医疗外交”,声称中国试图以援助为手段,提升自身影响力。这些无端指责前后矛盾,反映出有关媒体考虑的不是如何报道事实,而是如何抹黑中国。中国有句话叫“真金不怕火炼”。我们不会受上述杂音干扰,愿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各国提供支持,同包括突尼斯在内的国际社会携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