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7日,突尼斯主流媒体《时报》刊登驻突大使汪文斌题为《我们是命运共同体》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 |
此次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邀请发表讲话,阐明了中国政府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的基本立场:
一是倡导国际社会在疫情面前加强团结合作。病毒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国际社会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战而胜之。中方呼吁国际社会加强信息分享,交流有益经验和做法,开展检测方法、临床救治、疫苗药物研发国际合作,发挥世卫组织领导作用;承诺中方将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这些举措体现了中方开展国际抗疫合作的决心和诚意。
个别国家无端指责中国隐瞒疫情。习主席表示,继续支持各国科学家们开展病毒源头和传播途径的全球科学研究,支持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全面评估全球应对疫情工作。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同国际社会合作应对疫情的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有力回击了个别国家抹黑、甩锅的言行。
二是呼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及其医疗条件、物资储备相对薄弱,帮助他们筑牢防线是国际抗疫斗争重中之重。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同二十国集团成员一道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尽管中国国内仍有数百万贫困人口,且自身疫情防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但在帮助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抗击疫情方面,中国将毫不犹豫地作出应有贡献。
三是推动提升全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次,要着眼长远,未雨绸缪。中方主张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建立全球和地区防疫物资储备中心。同时,有条件的国家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遵照世卫组织的专业建议,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复学;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尽力恢复世界经济。这些倡议有助于国际社会预防和更好应对新的疫情,也有助于减少疫情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震荡。
此次大会尽管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但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的卫生部长,包括14位国家元首都踊跃与会。与会各方一致传递的信息是:全球团结是应对疫情最有效的手段。这充分说明在合作抗击疫情问题上,国际社会共识大于分歧。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必须戮力同心,守望相助,才能击溃一切挑战。中方愿继续与包括突尼斯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早日取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