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 突尼斯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unisia,la Répubique Tunisienne)
【面积】 162155平方公里。
【人口】 1050万(2011年),90%以上为阿拉伯人,其余为柏柏尔人。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伊斯兰教为国教,主要是逊尼派,少数人信奉天主教、犹太教。
【首都】 突尼斯(Tunis),人口225万。
【国家元首】 蒙塞夫·马尔祖基(Moncef Marzouki),2011年12月13日任临时总统。
【重要节日】 独立日(国庆节):3月20日。
【简况】位于非洲北端。西与阿尔及利亚为邻,东南与利比亚接壤,北、东临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相望,海岸线全长1300公里。北部属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8月为最热月,日均温21℃-33℃;1月为最冷月,日均温6℃-14℃。
公元前9世纪初,腓尼基人在今突尼斯湾沿岸地区建立迦太基城,后发展为奴隶制强国。公元前146年成为罗马帝国的阿非利加省的一部分。公元5~6世纪先后被汪达尔人和拜占庭人占领。703年被阿拉伯穆斯林征服。13世纪哈夫斯王朝建立了强大的突尼斯国家。1574年沦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1881年成为法国保护领地。1956年3月20日法国承认突尼斯独立。1957年7月25日突制宪会议通过决议,废黜国王,宣布成立突尼斯共和国,布尔吉巴任第一任总统,1975年经议会批准,布成为终身总统。1987年11月7日,总理本·阿里发动不流血政变,废黜布,长期任总统。2010年底至2011年初,突发生大规模骚乱,政局陷入动荡,本·阿里于2011年1月14日流亡沙特。目前,突处于政权过渡期,由过渡政府管理。
【政治】 2010年岁末至2011年年初,突政局剧变。执政23年之久的本·阿里于2011年1月14日出走沙特。突宪法委员会宣布由众议长迈巴扎任代总统,随后格努希总理组建民族团结政府,宣布将在6个月内举行大选。此后,突民族团结政府几经改组,并出台开放党禁、取缔宪盟、对本·阿里及其亲信腐败展开司法调查等一系列措 施平息民怨。2月27日,过渡政府总理格努希及数位部长辞职,前众议长艾塞卜西被任命为过渡政府新总理。10月23日,突举行制宪会议选举,伊斯兰政党“复兴运动”在选举中拔得头筹,在217个席位中获得89席,得票率为41.47%。11月,突制宪会议选举加法尔为制宪会议议长,12月,选举马尔祖基为总统,此后新过渡政府宣布成立。新政府内外政策总体务实、温和,主要目标是实现社会稳定、振兴经济、推进政治过渡进程。执政联盟三党初步决定于2013年3月20日举行新的立法选举。
【宪法】1959年6月1日,制宪议会通过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规定突是自由、独立的主权国家,实行共和制政体。1998年10月通过修改宪法和选举法,降低总统候选人的参选年龄,扩大参选范围。总统任期五年,可连任两届。2002年5月,举行独立后首次全民公决,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对总统连任次数的限制,并将总统候选人的年龄上限增至75岁。2011年3月4日,突过渡政府宣布,废除现行宪法。10月选举出的制宪会议将着手进行修宪,以便为2013年举行的立法和总统选举做好准备。
【议会】原为一院制,称国民议会。2002年宪法修正案改为两院制,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2011年3月4日,突过渡政府宣布,解散参、众两院。10月23日,突制宪会议选举顺利进行。复兴运动在217个议会席位中获89席,保卫共和大会获29席,人民请愿党获26席,争取工作与自由民主论坛获20席,民主进步党获16席。其他37个席位由22个小党或独立候选人获得。11月,突制宪会议选举加法尔为制宪会议议长,12月,选举马尔祖基为总统。
【政府】2011年12月23日,突新的过渡政府成立。现政府主要成员名单如下:总理哈马迪·贾巴利(HAMADI JEBALI)、司法部长拉努尔丁·巴赫里(NOUREDDINE BHIRI)、国防部长阿卜杜勒-卡里姆·泽比迪(ABDELKRIM ZBIDI)、内政部长阿里·拉阿里德(ALI LAARIDH)、外交部长拉菲格·阿卜杜赛拉姆(RAFIK ABDESSALEM)、财政部长斯利姆·贝斯贝斯(SLIM BESBES)、工业部长穆罕默德·拉米纳·沙卡里(MOHAMED LAMINE CHAKHARI)、商业和手工业部长贝希尔·扎福里(BECHIR ZAAFOURI)、旅游部长伊里耶斯·法赫法赫(ELYES FAKHFAKH)、职业培训和就业部长阿卜杜勒-瓦哈卜·马塔尔(ABDELAWAHAB MAATAR)、交通部长卡里姆·哈鲁尼(KARIM HAROUNI)、信息和通信技术部长蒙吉·马尔祖克(MONGI MARZOUK)、投资和国际合作部长里雅得·贝塔伊布(RIADH BETTAIEB)、装备和住房部长穆罕默德·塞勒迈纳(MOHAMED SALMANE)、地方发展和计划部长杰马卢丁·加尔比(JAMELEDDINE GHARBI)、国土资源部长斯利姆·本·赫米达(SLIM BEN HMIDANE)、农业部长穆罕默德·本·萨勒姆(MOHAMED BEN SALEM)、社会事务部长卡利勒·扎乌亚(KHALIL EZZAOUIA)、卫生部长阿卜杜拉提夫·迈基(ABDELLATIF MEKKI)、青年和体育部长塔里格·迪亚布(TAREK DHIAB)、环境部长玛米娅·巴纳(MAMIA EL BANNA)、人权和恢复社会正义部长、政府发言人萨米尔·迪卢(SAMIR DILOU)、文化部长迈赫迪·马布鲁克(MEHDI MABROUK)、妇女和家庭部长斯赫姆·巴迪(SIHEM BADI)、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长蒙塞夫·本·萨勒姆(MONCEF BEN SALEM)、教育部长阿卜杜拉提夫·阿比德(ABDELLATIF ABID)、宗教事务部长努尔丁·卡德米(NOUREDDINE EL KHADMI)、总理府良政和反贪部长阿卜杜拉赫曼·拉德加姆(ABDERRAHMAN LADGHAM)、总理府经济事务部长里达·赛伊迪(RIDHA SAIDI)、总理府负责与制宪会议关系部长阿卜杜拉扎克·吉拉尼(ABDERRAZAK KILANI)。
政府网址:http://www.tunisie.gov.tn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24个省,下设262个县,260个市镇。
【司法机构】最高司法委员会是突尼斯司法系统最高机构,总统和司法部长分别担任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委员会行使对法官任命、晋升、调动和纪律处分的职能。总统根据委员会的建议任命法官。全国有1个最高法院,10个上诉法院,24个一审法院,83个地方法庭。每省设有1个一审法院。每个法院下辖若干民事、刑事法庭。最高法院院长为穆罕默德·勒日米(Mohamed Lejmi)。突无独立的检察院,在司法和人权部内设检察机构,现任总检察长为穆罕默德·莱吉米(Mohamed El-Ladjmi),但在每个法院均设有检察机构。
【重要人物】
总统蒙塞夫·马尔祖基 1945年7月生于纳布尔省。1973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81-2000年任突苏斯大学医学教授。1980年加入突人权联盟,1989年当选联盟主席。2001年任保卫共和大会党主席。长期流亡法国,致力于反对本·阿里政权。2011年1月返突。12月马当选突总统。曾于上世纪70年代随突尼斯医疗代表团访华。
总理哈马迪·贾巴利 1949年生于苏斯。复兴运动总书记。曾任复兴运动党刊《黎明报》总编。因反对本·阿里政权两度入狱,前后在狱中度过16年。2006年获本·阿里大赦出狱。2011年1月本·阿里政权垮台后开始活跃。宣称复兴运动将以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为榜样,维护妇女地位和权利,主张实现地区平衡发展。10月突举行制宪会议选举,复兴运动在选举中获89席,位列第一。12月贾被任命为过渡政府总理。
【经济】突经济中工、农、服务业并重。工业以石油和磷酸盐开采、制造业和加工工业为主。农业是国民经济重要部门,但粮食不能自给。旅游业较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1986年,突经济实行“结构调整计划”,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1995年突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2008年突与欧盟启动自贸区。近年来,突经济稳步发展,GDP年均增长5%左右。但突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国内市场狭小,资源匮乏,对外依存度高;农业生产落后,粮食无法自给;失业率特别是高学历者失业率居高不下。2011年初突政局剧变后,突经济增长率、吸引外资、外贸、旅游、就业等主要经济指标普遍下滑,失业状况更严重。2011年突政府财政赤字增至5%,外贸逆差同比增加1倍,外来投资减少29.2%。
2011年主要经济数字:
国内生产总值:442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208美元
经济增长率:-1.8%
货币名称:第纳尔(dinar),1第纳尔=1000米利姆
汇率:1美元=1.56第纳尔
通货膨胀率:3.5%
失业率:18%
【资源】主要有磷酸盐、石油、天然气、铁、铝、锌等。已探明储量:磷酸盐20亿吨,石油7000万吨,天然气615亿立方米,铁矿石2500万吨。
【工矿业】2008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约 34.1%。2010年工业增长率为1.6%。纺织业在轻工业中居首位,2006年产值为9.92亿第纳尔。矿产资源主要以石油、磷酸盐为主。2006年磷酸盐产量为781.3万吨,产量居世界第五位。2008年原油产量为410万吨,同比下降9%;天然气产量为33.1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8%。
【农业】全国可耕地面积900万公顷,已耕地500万公顷,其中7%为水浇地,约34.5万公顷。由于盐碱化、沙漠化等因素,每年约有2万公顷耕地流失。2008年,农业投资额为9.23亿突第,占总投资额的7.4%,全国劳动力的35%从事农业,粮食自给率60%。2007年粮食产量为200万吨,产值7.18亿第纳尔(2006年)。2010年农业增长率为-7.9%。
突尼斯是橄榄油主要生产国之一,橄榄油产量占世界橄榄油总产量的4-9%,橄榄油成为突主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全国种植橄榄6200万株,占地162.5万公顷。2009年产橄榄油16万吨,柑橘29.7万吨,椰枣16.2万吨。
突全国有天然和人工牧场29万公顷。2008年牛、绵羊、山羊存栏数分别为44.9万头、409.7万只和82.8万只。2009年肉类总产量为25.6万吨,鲜奶产量103万吨,渔业产量10万吨。
【旅游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居重要地位,是突第一大外汇来源。2009年旅游收入为34.6亿第纳尔,接待游客690万人次。全国约800家旅馆拥有23万张床位,居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前列。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人员达3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3.6%,解决了12%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受政局剧变影响,2011年突接待外国游客约470万人次,同比下降33.3%;旅游收入约13.6亿美元,同比下降36.2%。旅游设施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有五大旅游中心,苏斯“康达维”中心是全国最大的旅游基地。突尼斯市、苏斯、莫纳斯提尔、崩角和杰尔巴岛是著名的旅游区。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比较发达。
铁路:总长2190多公里,其中轨距1米的窄轨铁路占1713公里,余为轨距1.44米的铁路。国营铁路公司拥有机车136辆,货车皮5267节。2009年客运总量为3860万人次,同比下降1.5%,货运量为930万吨,下降12.2%。
公路:总长2万公里。2009年公路客运量6.8亿人次,同比下降2.2%。2003年公路货运量11.84万吨。陆路运输目前占突尼斯货运总量的50%,客运总量的90%。至2007年,突拥有各类机动车辆150万辆。
海运:有30个港口,其中8个为大型商业港口,一个为石油转运港。有两支船队,总吨位22.4万吨。主要港口是突尼斯-古莱特、比塞大、布尔基巴、斯法克斯、加贝斯、苏斯、扎尔西斯、拉迪斯及斯基拉港等,2009年海运量为2630万吨,同比下降7.3%;客运总量72万人次,同比增长增长4.5%。
空运:有两个国营航空公司,主要是突尼斯航空公司。全国共有91架各型号客机。突与国内外44个城市通航。年客运总量为1200万人次。2009年突航空客运量1080万人次,同比下降5%。全国有7 个国际机场:突尼斯-迦太基、莫纳斯蒂尔-卡奈斯、杰尔巴-扎尔齐斯、斯法克斯-蒂纳、杜泽尔-内夫塔、塔巴卡-11.7和加夫萨-盖斯尔。
【财政金融】2011年财政预算收支基本平衡,总收入为192.92亿第纳尔,同比增长5%;总支出为192.19亿第纳尔,同比增长6.5%。2011年,外汇储备74.9亿美元,外债257亿美元。
【对外贸易】突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迄今自由进口的商品额占进口总额的85%,自由出口的商品额占出口总额的95%。近年来突尼斯对外贸易情况如下(单位:百万美元):
2007年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出口1750119700152111671817800
进口2209123100200702020123900
差额-4590-3400-4859-3483-6100
欧盟是突的主要贸易伙伴,其中法国、意大利、德国是与突贸易名列前三名的国家,2008年在突进出口中所占比例如下:
出口(%) 进口(%)
法国 28.5 18.5
意大利 20.74 17.2
德国 6.9 7.0
突主要出口产品是机械和电子工业品、矿产、磷酸盐及其衍生产品、纺织品、橄榄油等。2008年,机械电子工业出口仍是突第一大出口部门,出口额为47.57亿美元,增幅18.3%,占出口总额的26.4%。纺织品出口微降0.2%。进口产品主要是能源、机电设备、汽车、棉花、农业和食品加工产品等。能源进口总额达145.9亿美元,增幅 63.7%。
【外国资本】2009年,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22.79亿突尼斯第纳尔,同比下降33%。主要来自欧盟、美国和阿拉伯国家。至2006年底,突共吸纳外国直接投资(能源除外)累计达112.13亿第纳尔,提供27.4万个就业岗位。
【外国援助】欧盟国家是突的传统援助方。1995年至今,突在突-欧合作框架内获得31亿第纳尔的赠、贷款。
【教育】实行基础义务免费教育制(至16岁),从 1989/1990学年起,将过去的小学6年、初中3年合并为9年一贯制基础教育。全国近1/4的人口在各级学校学习。小学入学率99%,大学入学率为 31.7%。2009年文盲率为19.4%,小学、中、高等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分别为35%、32%、8%。2005年有中小学5821所,中小学生 226.7万。各类大专院校178所,学生36.6万,其中大学共16所:宰敦大学(伊斯兰高等学府)、突尼斯大学、突尼斯玛纳尔大学、迦太基11.7大学、玛努巴大学、中部大学、斯法克斯南方大学等。
【新闻出版】主要报刊有:《复兴报》、《自由报》和《新闻报》。主要周刊有《现实》等。
突尼斯非洲通讯社 ( Tunis Afrique Presse):简称突通社,创建于1961年1 月,为国家通讯社。现有记者、编辑550余人。在巴黎、波恩、纽约、布鲁塞尔、阿尔及尔、拉巴特、开罗、科威特、达喀尔等地派有常驻记者。
突尼斯广播电视总署:1990年成立,国营,统管全国广播和电视工作,下设主席办、办公厅、电视总局和广播总局。突尼斯国家广播电台于1936年首播,现有三个全国性频道对外广播,一个为国内频道,每天 24小时以阿文广播;一个为国际频道,每天18小时,以法、德、意、英和西语对外播音;还有一个青年频道,1995年11月开播。此外还有5个地方台。突尼斯国家电视台于1966年6月1日起开播,现分一台(阿文)和二台(法文),还有突尼斯7台和青年台。突直接转播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和法国商业电视台节目。1991年始设有线电视台转播法国有线电视台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