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大使接受突尼斯《消息报》专访
2022-08-04 09:00

2022年8月4日,突尼斯知名媒体《消息报》刊登中国驻突大使张建国的专访,全文如下:

一、近年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非务实合作取得哪些成果?

中国对非合作,践行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成为南南合作和国际对非合作的样板。面对疫情影响,中非双方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同推动中非合作继续保持强大动能。

一是携手抗击疫情。在中国疫情最艰难的时刻,非洲朋友送来宝贵支持;非洲发生疫情后,中国率先驰援。双方召开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将合作重点向健康卫生、复工复产、改善民生等领域倾斜,非洲疾控中心总部提前开工,中非对口医院合作加快推进,中国新冠疫苗率先惠及非洲国家,几乎覆盖了所有非洲国家。

二是加大发展援助。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关注和支持非洲国家改善民生、谋求发展的事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投建营一体化等新合作方式纷纷涌现。中方坚定不移支持非洲发展振兴,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非援助,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建设和升级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还有数不清的大型电力设施、医院、学校等,受到非洲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广泛欢迎和支持。

三是优化经贸合作。中国自2009年起连续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非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中国对非出口技术含量显著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对非出口额占比超过50%。中国主动扩大自非洲非资源类产品进口,对非洲33个最不发达国家97%税目输华产品提供零关税待遇,帮助更多非洲农业、制造业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成为非洲第二大农产品出口目的国。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建设经贸合作区、经济特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吸引中国等各国企业赴非投资,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并开展本土化经营,增加当地就业和税收,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合作。

二、未来,中国对非合作有哪些重点领域和方向?

去年年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阐释中非友好合作精神,提出推动中非关系发展的4点主张,宣布中非双方共同制订《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将携手实施包括卫生健康、减贫惠农、贸易促进、投资驱动、数字创新、绿色发展、能力建设、人文交流、和平安全在内的“九项工程”,为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下一步,针对非方关切,中国将为非洲农产品输华建立“绿色通道”,加快推动检疫准入程序,进一步扩大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输华零关税待遇产品范围,力争未来3年自非洲进口总额达到3000亿美元。中国将提供100亿美元贸易融资额度用于支持非洲出口,在华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产业园。中国将推动企业未来3年对非洲投资总额不少于100亿美元,设立“中非民间投资促进平台”,在非援助实施10个工业化和就业促进项目,向非洲金融机构提供100亿美元授信额度,重点扶持非洲中小企业发展,设立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等。

三、有分析称,非洲和阿拉伯地区是中国与一些西方国家激烈竞争的开放地带,随着中国加大对非投资,中非合作是否存在“债务陷阱”?

中方始终认为,非洲应当是国际合作的大舞台,而不是大国博弈的竞技场。中国始终把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础,这一点绝不会因为中国自身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而发生变化。中国同阿拉伯国家更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双方建立的是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战略伙伴关系,始终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为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包容互鉴而共同努力。

与西方国家对非融资主要集中在非生产领域,且贷款大多包含在人权、司法领域改革等政治条件不同,中国对非洲的投融资合作秉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始终尊重非洲人民的意愿、立足非洲各国的需求,从不藉此谋取政治私利,也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有力促进了相关国家经济发展、税收增长、就业增加和民生改善。在具体运作中,我们坚持依法依规和公开透明,严格按照各国法律和市场规则行事,从不允许也绝不姑息任何暗箱操作和腐败行为。所谓“中国债务陷阱”完全是那些不希望看到非洲发展、嫉妒中非友好合作势力编造出来的虚假信息。炮制这一概念的企图,就是干扰非洲国家行使独立自主选择发展伙伴的权利,阻挠非洲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自立自强。

中国始终致力于帮助非洲减缓债务压力,已全面落实G20缓债倡议,是G20会员中落实缓债金额最大的国家。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宣布免除非洲最不发达国家2021年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并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发的特别提款权(SDR)中拿出100亿美元,转借给非洲国家。中方也呼吁国际社会进一步加大对非投入,尊重非方意愿、倾听非方声音,帮助非洲国家尽早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四、部分人认为相较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邻国,中国对突投资仍需加强推动。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中国企业在突尼斯面临哪些阻碍或问题?

突区位优势明显,可作为中国企业向欧洲、非洲投资的门户,双方投资领域合作前景广阔。众所周知,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企业投资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一些中方投资者希望突方能够降低外国投资者的税负和准入门槛,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中突双方相向而行、促进投资合作的共同意愿强烈。中方鼓励中国企业赴突投资兴业,同时也注意引导相关企业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社会责任。近年来,中国使馆和突外国投资促进局、工商联举办了中阿企业家大会、中突经贸论坛等,中非经贸博览会也为两国企业家加强沟通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相信随着疫情好转,中突双方合作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来突投资的中国企业也会逐步增多。

我想强调的是,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国家对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兴业极尽造谣抹黑之能事,并且采取各种手段阻挠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展合作。这种行为毫无事实依据,包藏险恶用心,必然遭到广大非洲国家的坚决抵制。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卑鄙伎俩在突尼斯没有得逞,突政府和人民真心欢迎中国企业赴突投资,真心欢迎这些投资带来的技术、创造的工作岗位,真心期待中突务实合作为突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突方这一公正、积极的立场对于增强中国企业对突尼斯市场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五、疫情前,中国来突游客数量实现显著增长,但相较中国出境游客总人数,这个数字依然很少。您对未来如何增加中国访突游客数量有什么想法?

突尼斯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是突支柱产业之一,旅游合作也是中突务实合作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中国出境游客人数不断增长,一些地理位置较远、独具异域风情的旅游胜地也开始进入中国游客的视野,其中就包括突尼斯。疫情前3年,中国赴突游客人数年均增速超30%,这是非常可观的,远超中国出境游客总体增速,中突旅游合作潜力可见一斑。中方将继续鼓励中国游客赴突旅游,也希望突方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开发,保障游客安全、提供便捷服务。我们也欢迎突尼斯有关机构、企业赴华宣介旅游资源,吸引更多中国游客来到突尼斯。